1.对越王勾贱的哲学大家都来谈谈对越王勾贱的看法.br/
越王勾践 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
大禹后裔。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
吴王阖闾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军所败。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
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 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
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
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
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勾践不断举兵伐吴。
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
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大致过程及时间表: ——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战败,阖闾伤足而死,夫差继位。
——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春天越伐吴,夫差败越于夫椒,越王勾践困守于会稽山。越国大夫文种向吴太宰[喜否]求和,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谏而同意。
勾践在范蠡的参谋下,于公元前492年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被关在石城,俯首称臣,三年后,夫差动了恻隐之心,准备放勾践回越国,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说放勾践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吴王不听,将夫差放回。 回国后他委托范蠡建城作都,每晚睡在柴垛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都要舔一舔,卧薪尝胆,不听音乐,不近女色,念念不忘复仇。
他对外继续讨好吴王,不断送礼,给吴王送去西施等美女和大量的木材,以削弱吴国的国力,以致这些木材都堆积在灵岩山下的河道里,因此这个地方现在还叫木渎。 对内休养生息,富国强兵,鼓励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并和群臣一起谋划攻吴之计。
——公元前484年,吴王向北进攻齐国,越王勾践听说了非常高兴,就拿贵重的珍宝贿赂太宰[喜否],鼓励吴攻齐。伍子胥知道后说,这是越国要毁掉吴国啊,就进谏吴王放弃攻齐,而攻打越国。
——公元前473年,越王又攻打吴国,将吴王包围,吴王写信用箭射给文种、范蠡:“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灭吴后,范蠡看出越王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乐,就劝文种离开。 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啄,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 范蠡同西施乘一条小船离去,后游齐国,改称陶朱公,经商致富。
2.功成身退在人生哲学中有哪些例子加以佐证
争天下时,务求得人,礼爵有加;一旦掌握政权,便转而大肆屠戮功臣,诛灭异己。
在中国的历 史舞台上,统治者与开国功臣之间常常玩起“兔死狗烹”的游戏。只有摸清游戏规则,才能占据博弈 中的主动权。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两大功臣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一个是范蠢,一个是文种。 当勾践被围会稽山上,弹尽粮绝之时,是文种提出要以乞和术降之计保存性命,才使勾 践得以生还;当勾践被吴国拘留时,是文种留在越国,救死抚孤,耕战自备,奋发图存。
当勾践 从吴国归来之后,是文种提出了消灭吴国的七种办法:一是贿赂金银,讨好其君臣;二是花高价 购买吴国的粮食,使其仓储空虚;三是赠送美女,以迷惑吴王夫差的心志;四是派遣能工巧匠帮助吴国修建宫殿,以消耗其财富;五是拉拢吴国的奸臣,以便破坏其计谋;六是故意推崇吴国的忠臣,使吴王疑心而加以杀害,以削弱吴国的辅佐力量;七是自己要积财练兵,等待反攻时机。 不久,勾践打败了吴国,称霸一时。
正当欢庆胜利之时,范蠡急流勇退,隐姓埋名,弃政经商去了。他出逃之后,曾送给文种一封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越 王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如不即离去,将有大祸临头。”
文种以为范蠡太多心,不过,此后他也很少过问国事,终日称病在家。 可是,勾践并没有放过他。
他以探病为由来见文种,问他道:“先生曾以灭吴的七种手段指教过我,可我只采用了其 中的三种便灭了吴国。剩下的四种,你打算怎么使用呀?”文种说:“我看不出它们还有什么 用处。”
勾践说:“请先生带着这四种手段,辅佐我的先人于九泉之下吧!”说罢,起身登车而去,留下了 一把名为“屡镂”的利剑。 文种明白勾践容不下他了,便自刎而死。
所以,只有知晓“兔死狗烹”的游戏规则,才能全身而退。有些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因此,要吸取“兔死狗烹”的教别,适时地急流勇退。
转载请注明出处周易知识网 » 用周易哲学分析范蠡与文种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