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子昂诗歌理论在创作中的运用
一、介绍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论诗主张“兴寄”、“风骨”。所谓“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兴寄”要求言志充实深沉。“风骨”与“兴寄”的提出,既扫荡了初唐形式主义诗风,也为唐代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陈子昂是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关健性人物。他首先来倡导改变六朝到初唐的形式主义作风,一反初唐艳丽纤弱的诗风,而开盛唐朴素雄健的诗风,把诗歌引向朴实而具有真实生命的道路上。为以后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正如刘克庄《后村诗话》所云:“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
二、具体运用举例如下:
陈子昂的主要诗歌理论,见于其《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在这篇序中,陈子昂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提倡风骨,兴寄。反对齐梁,复汉魏。这篇短文是陈子昂表明他的诗歌创作态度的宣言。
2.陈子昂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陈】, 繁体:陈, 拼音:chén, 五行:火, 笔划:16, 姓名学解释 :口快心直,清雅多才,中年劳苦,晚年吉祥。(吉)
【子】, 繁体:子, 拼音:zǐ, 五行:水, 笔划:3, 姓名学解释 :智勇双全,清雅荣贵,中年劳,晚年隆昌,女人温和贤淑。(吉)
【昂】, 繁体:昂, 拼音:áng, 五行:木, 笔划:8, 姓名学解释 :子孙兴旺,清雅荣贵,中年成功隆昌,出国之格。(吉)
天格:17 人格:19 地格:11 外格:9 总格:27
人格19有以下数理暗示: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涪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地格11有以下数理暗示: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温和运【性情平和、能得上下信望】
总格27有以下数理暗示: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刚情运【性刚固执、意气用事】
外格9有以下数理暗示: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涪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三才配置:【金水木】吉。65分
命格简批:【承受父祖的科德或前辈的提拔而可获得意外的成功发达,惟有陷于家庭不幸或病弱短命等危险的配搭。】
承受祖辈或上级提拔获得意外成功,但有家庭不和或病弱之虑。 (凶)
3.关于陈子昂的诗歌的特点
陈子昂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陈子昂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既好纵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
从他的许多政论奏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例如在《上蜀川安危事》的奏疏中,他曾经对诸羌的进犯感到忧虑,对蜀川人民“失业”、“逃亡”深表同情,对“官人贪暴”、“侵渔”、“剥夺”百姓的罪恶加以愤慨的指责。他的政治热情是他从事诗歌革新的动力。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歌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
陈子昂的诗突破了泛拟古题的边塞诗传统风气,他对武后内政方面的弊端也有所讽刺。在“圣人不利己”一诗里,他指责了武后雕制佛像、建造佛寺,浪费人力物力的佞佛行为。在“贵人难得意”一诗里,他更勇敢地讽刺了武后对待臣下时而信任、时而杀戮的作风。
从这些现实性很强的诗篇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政治抱负和他的诗歌革新主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他的那些感怀身世的诗,也写得很动人。但是,他这种苦闷,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之下,又转为愤激慷慨之音。《感遇诗》里也有一些叹息人生祸福无常,赞美隐逸求仙,发挥佛老玄理的作品。
陈子昂的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存在。那些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的叙事慷慨沉痛,有的还兼有政论锋芒。那些偏于抒发理想之作,有的寄兴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这又是浪漫主义的不同表现。总的来说,他的诗风格并不完全统一。
当然,陈子昂的诗在艺术上也存在一些缺点。他对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学习得不够。对七言诗这种新形式也不重视,集中竟没有一首七言诗《感遇诗》中甚至还有一些作品受玄言诗影响,读起来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他的全部诗作绝没有一点齐梁浮艳的气息,这是更难能可贵的。
总之,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扩展资料:
陈子昂个人简介: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在26岁、36岁时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子昂
4.求《唐才子传》的陈子昂、刘希夷、宋之问和杜审言的翻译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
开耀二年与状元许旦同榜登进士第。当初,在他十八岁时,不懂得读书,凭借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负气仗义,打抱不平,射猎赌博。
后来进乡学读书,即有悔悟之心,他就到梓州东南的金华山道观读书,痛下决心加强自我修养,精心钻研古代典籍,酷爱读黄帝、老子的书和《周易•象传》。光宅元年,他来到朝廷献上奏折,规劝皇帝不要把高宗的灵柩迁到京城。
他受到召见,武后觉得他才干出众,就授他为麟台正字,委任状说:“山川献上英俊才士,文才可称光芒四射。”后来子昂经屡次调动任拾遗。
圣历初年,他卸职回乡。碰上父亲的丧事,他就在父亲墓旁修个小屋住下来。
县令段简生性贪婪残忍,听说陈子昂很有钱,就造假案陷害他,以威胁手段获取贿赂二十万缗,还嫌太少,就把子昂送进监狱。子昂用蓍草为自己卜卦算命,见卦相大惊,说:“老天不保佑,我恐怕活到头了。”
后来他果然死在狱中,终年四十三岁。子昂外貌温和文雅,却心胸狭窄容易急躁,他轻视钱财,乐于施舍,对朋友十分忠诚。
他所交往的英才俊士,多数都手握大权。唐朝建立后,文章延续着徐陵、庾信的余风,天下无不追随这种风气,从陈子昂开始文风才变得典雅纯正。
当初,子昂作《感遇诗》三十首,王适见后惊叹说:“这位先生今后一定是天下文章的宗师。”子昂从此而闻名天下。
凡是他的文章,是人都奉为典范。子昂对写诗尤为擅长。
他曾经建议武后设立明堂、太学,用来调养国家的元气。柳公权评论说:“能穷尽文章之术,包罗诗歌之法,从唐朝建立以来,只有陈子昂一个人。”
陈子昂有诗文集十卷,流传至今。可叹啊!“自古以来材大,或许难以被用。”
“大象因为有牙,最终毁了自己。”此话一点不假啊!莫非说的就是陈子昂吗? 刘希夷,字廷芝,颍川人。
上元二年与状元郑益同榜登进士第,当年二十五岁,射策考试有文辞好的名声。他苦心作诗,特别擅长写闺情,措辞哀怨婉转,多依傍古诗的写法,体势与当时不同,于是不被诗坛推重。
希夷容貌姿态俊美,喜好谈笑,琵琶弹得很好,喝酒到几斗时也不会醉倒,穷困失意而不拘小节。他曾作《白头吟》诗,中有一联写道:“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过一会儿感叹道:“这两句是不想的语谶,与石崇说的‘白首同所归',又有什么不同?”于是删去这两句。又吟出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再次感叹道:“人的死与生有命运主宰,难道会根据这几句空话来决定吗?”于是把这两联都一起保留下来。希夷的舅舅宋之问特别喜欢上面所说的后一联诗,他得知希夷尚未将这些佳句告诉别人,恳切请求希夷将此佳句转让给自己,希夷答应了,却终究没有给他。
之问对希夷欺骗自己感到十分愤怒,就派家丁用土袋子把希夷活活压死在旅馆里。希夷死时还不到三十岁,人们都非常同情他。
刘希夷有文集十卷和诗集四卷,流传至今。希夷天赋才智出众,性格开朗,有这样的才能和性情,按说他一生的功名事业应该是没有不成功的,谁知他命运困苦不通,碰到恶人,一寸俸禄也不沾边,胸中总怀困顿挫折,这就是才情高就被人嫉妒的例子啊!贾谊在长沙哀悼屈原,祢衡对自己来到江夏而心怀悲痛,他们瞬间断首,顷刻丧命。
用隋侯的宝珠去击打千仞外的雀鸟,计划得到的东西太轻微,为此失去的东西太贵重。玉石迸裂,青松摧折,实在是可惜呀啊。
更何况是在亲骨肉之间互相残杀呢! 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人。上元二年登进士第。
他身材魁梧,能言善辩。才二十岁,就被武后召进宫,和杨炯分别在习艺馆值班。
后经屡次调转任尚方监丞。武后游览龙门,下旨令随从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的诗最先写好,武后赏给他一件锦袍。
过了一会儿,宋之问把诗献上,武后读其诗叹赏不已,就令人把东方虬的锦袍又拿回来赏赐给宋之问。后来,宋之问求任北门学士,武后以之问患有牙痛为由,不予批准。
之问于是写了《明河篇》一诗,诗中有“明河可望不可亲”一句,以表白其心志。宋之问因在武则天朝巴结张易之,被贬到泷州。
后来他逃回来,躲在张仲之家中。得知张仲之企图谋杀武三思的消息,就去告密,因此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升为吏部考功郎。
他又去巴结太平公主。后来因担任科举主考官时大肆收受贿赂,被降职为越州长史。
宋之问在越州游遍了剡溪的风景名胜,他饮酒赋诗,天天设宴,宾客中什么样的人都有。睿宗皇帝即位后,因宋之问不思悔过,将他流放岭南钦州。
后因监察御史上书弹劾,皇帝下令让他自杀。人们说这是宋之问迫害刘希夷所得的报应。
徐坚曾评论宋之问的诗文,说就像良金美玉,没有不能用的地方。宋之问有诗文集在世上流传。
杜审言,字必简,京兆人。是西晋杜预的后世子孙。
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审言凭借自己才能过人,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
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出来后他问旁人说:“苏味道必死。”听到此话的人大惊,忙问是何原因,审言回答说:“他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
审言还曾说:“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赋也成为部下,我的书法使王羲之也。
5.陈子昂真正出名是因为什么
陈子昂的自我炒作,是一个最著名的案例。他是怎么炒作的呢?唐代长安,有身份的人很多,文化事业非常发达。唐代也有像现在潘家园一样的古玩市场,拍卖古玩。陈子昂就去逛“潘家园”市场,看见有人正在拍卖古琴。其实陈子昂对古琴一窍不通,但他脑子好,灵机一动,以天价拍下来一架古琴。当时也跟我们这个年代差不多,追星族特别多,八卦新闻也传得特别快,是一个极易产生偶像和粉丝的年代,人往往一不小心就一夜成名了。当时的各种娱乐传播渠道,什么酒馆了,青楼了,甚至整个长安城都在说:四川来的一个“棒槌”,用天价拍了一架不值钱的古琴。于是,所有人都开始关注这件事,“娱记”也来采访陈子昂。陈子昂说:“钱算什么?我多的就是钱!大家都来我这儿领钱。帮我把消息散发出去,说我陈子昂三天之后,要在长安最繁华的广场举行古琴音乐会,免票入场。”结果当天人山人海,而且都是有身份的人。陈子昂怎么说的呢?他说:“女士们,先生们,我正告你们:我不是音乐家,我也不懂古玩,虽然我花天价拍下了这架古琴。”他一边说,一边挥起斧头,把琴给劈了。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说:“天啊,这是什么人啊?”陈子昂又发话了:“这算什么?跟我不朽的才华比起来,这根本就一文不值嘛。你们就知道‘鉴宝’,还有文化吗?现在一个天才就站在你们面前,有机会认识一个五百年一出的天才陈子昂,这是你们人生最大的荣幸啊!”
当时人们就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了,陈子昂想不出名都不行。其实陈子昂是冲着武则天来的,他知道武则天是个不按常规办事的人,而且武则天想做事。武则天跟李家实际上代表了两个集团的利益,她必定会再捧出一帮人来,因为李家的旧人她不爱用,她要重组自己的一班人马。陈子昂非常清楚这一点,他是事先琢磨过的,所以能够一炮打响。
6.陈子昂身世遭遇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